春日雄村探秘往昔繁华

   桂林山水甲天下,但如果要了解桂林,则离市区不远的大圩古镇和雄村古村落就一定要去看看。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一起去五马岭古道上的雄村古村落里找寻当年湘桂两省交流沟通的历史烟尘吧。

   雄村古镇距离大圩7.5公里,始建于宋代,传说是由六条龙船载着先祖迁徙到雄村来。村上保留着完整的旧时村落格局,有上百栋明清建筑,现存有湖南会馆、江西会馆、财神殿等,村子的老建筑上保留了许多文革标语。古老的房子在咆哮的河边安静的立着,她已经经历了历史太多的变化,小小的水势根本不能把她吓住,她还是那么从容。

   雄村古镇可以与大圩古镇媲美而并不为很多的旅游者所知晓,其建筑风格与大圩不同,雄村建在一个小山峁上,巷多石拱门也多,巷道都含有石级石阶,拱门都建在石阶上,而每道拱门上都刻有名称。雄村古镇的建筑布局独具风格,街道迂回曲折,曲径通幽。全镇共有长短不一的六条巷道,向四周辐射,全部用石板或鹅卵石铺成。过去街上的居民大都住在高墙深院里,每户人家的大门口都建有经商的铺面。在雄村古镇漫游,可以欣赏到古朴和原汁原味的的古建筑,可以惊喜地发现许多岁月的痕迹,在这里令你印象深刻,使你无法忘怀。

   古树掩映中,只见连片的明清老屋,错落有致地坐落在一座小山丘上。山丘下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河中一道堤坝将水位抬高,河水乖乖地顺着石板砌成的渠道流入村中。临渠而居的人们在自家门前石阶上,便可自在地洗衣洗菜,很有点江南水乡的味道。依山坡铺设的石板路弯弯曲曲,每到街巷相交处或出入口,便筑有拱形里坊门,每座里坊门上,依稀可见当年的名称——天向门、德兴门、紫气门……村口一座较大的里坊门,老名称已被石灰覆盖,石灰上用红漆写着革命门三字,显然是文革破旧立新留下的印记。座座里坊门,将弯弯曲曲的街巷间隔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今天看来似乎毫无用处的这些拱门,当年是用来在热闹的街市交易中分区分行的。村里老人指点着着说,门这边是牛市,那边是猪市。再往前,还有草帽市、竹编市、农具市……

   眼前这一条条冷清的街巷,当年该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闰四月二十八途经村时,在日记里发出过这样的感慨:圩上聚落甚盛,不特山谷所无,亦南中所(少)见者。简单两句话,便为我们勾勒出当年村圩市上熙熙攘攘、货进货出的热闹情景。村当年的热闹,还可以从家家户户都开铺设店的建筑格式看得出来——几乎每一户临街的木板窗户下,都砌有用来摆设商品的青砖柜台。主人只消撤掉窗户上的木板,摆出商品,就可以和街上往来的过客做生意了。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当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桂黄公路、湘桂铁路相继通车时,雄村人眼前这条古商道很快便荒弃了。繁华已成记忆,辛苦存在心头。守在村里的村人,再也见不到往日马帮、挑夫往来如鲫,马嘶人沸的热闹情景了。一度繁华堪比大圩的村冷清下来,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如今,当一些发思古之幽情的游客辗转来村时,恐怕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祖辈,曾经用自己的肩膀,挑起过湘漓之间经济交流的重担!